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2009年起,药学院就组队参加共三届的四川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届皆有斩获,到2013年为止,共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可喜的是,在2011年和2013年的四川省“挑战杯”竞赛中,我院2008级药学本科班陈海涛等同学与2011级药学本科班沙马史古同学的作品连续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两组同学均来自药学院药事管理学学生课题组,该课题组组建于2009年,至今共带教学生40余名,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3篇为统计源期刊),一名学生的论文获得成都医学院2012届毕业生优秀论文。
一、领导重视,支持力度强
自该课题组成立以来,药学院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尤其是在2012年药学院第一届“药事管理月”活动中,学院领导全程参与,并亲临学生学术交流会现场,聆听学生的报告、对学生进一步科研提出意见和建议。另外,在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的过程中,指定数名相关教师对学生的参赛论文进行指导,确保参赛论文的质量。
二、教师组织,研究方向明确
作为实验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题组带教老师昝旺等首先明确了实施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的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坚韧的意志品质、超前的创新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考虑到药事管理学科相较于其它药学学科的特殊性,认为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做法如下:
1. 严格把关,恰当引导
课题实验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以引导”的原则,但并不表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心所欲。指导教师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才开始学习做本学科的研究,思维局限是常出现的情况,所以指导教师时常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思考,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研究目标,会是非常兴奋的事情,也能促使他们更勤奋地深入研究,比直接由指导教师“全权代理”而取得成功促进作用更好。
2. 资料整理,加强讨论
实验最初学生进行的项目是查阅和收集资料,这也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之一。通过查阅、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学生才能够对其所需研究的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只知道看文献,不知道分析问题”的现象,课题组采取了让学生轮流主持一次讨论的方法。每个学生轮流“坐庄”,由主持的学生制作PPT,将其查阅的文献中的内容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所有学生再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讨论。讨论的重点除了文献内容的新颖性、文献的研究方法以外,更多地是让学生结合所查阅到的内容对文献中所阐述的观点进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思考,学习将所收集到的资源融会贯通,实际运用其所思、所闻、所见来分析、解决问题。
3. 适时总结,不断改进
整个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不断总结,不断分析,避免实验陷入僵局。尤其是伴随着实验进程的深入,需要经常组织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让学生总结在实验过程中的感受、体会、困难、经验等,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实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才开始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时,常有学生反映一天回收不了几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拒绝、敷衍等情况时有发生,学生努力后不见成效,积极性大受打击。此时,就需要组织总结如何提高被调查者的信任度,如何让其接受调查并认真完成。经过多次总结,学生们的效率大大提高,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也大幅上升。
三、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
从课题组成立至今,吸引了许多学生的参与,极大多数都是学生主动找到指导老师,要求参与到课题中来。学生们大多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解决所出现的各种困难。学生的积极性也保障了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
药学院在准备每届“挑战杯”竞赛时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